同志们:
这次党课,我以自己的省级课题“君子文化视域下干部政德建设路径研究”成果之一《君子文化涵养新时代政德的价值意蕴》为纲,与大家谈谈“如何以君子文化浸润干部政德”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新时代干部政德建设新要求。君子文化所蕴含的政治道德教化思想从总体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政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君子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概念,而君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诸多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等内容与新时代政德要求一脉相承、高度契合,是新时代干部政德教育的有益滋养。作为新时代干部,我们应围绕“廓然于类群时空的价值追求、诚敬于社稷福祉的身份认同、不怍于日用常行的个体自修”,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维度以及国家、社会、个人三层面,以君子文化浸润自身的为政之德。
一、明大德:廓然于类群时空的价值追求
“大”在于大格局、大境界、大气度。“明大德”是对领导干部价值理想、党性信念等层面的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结晶,而君子文化中廓然于类群时空的价值追求也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哲学深解、精神超越
君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古代士大夫的深层精神追求,体现着超越个人小我、不计个体得失、进而超然物外的哲学意蕴和思想境界,强调生命的精神自觉、人类的存续义务,从而以正确方式建构生命自身、谋求人类宏旨。党员干部或可从君子文化的哲学深解和精神超越中有所启悟,在从政实践中提高哲学自觉、提升精神境界,不断增强形而上思辨能力,在实现哲学深解、精神超越的基础上助推从政实践。
(二)坚定信仰、矢志不渝
激活、焕发和培植由君子文化长期熏陶而形成的“坚定信仰、矢志不渝”的信念追求对于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教育极具意义。新时代领导干部应吸收君子文化“坚定信仰、矢志不渝”的力量支撑,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在诱惑困难面前坚定立场、无所畏惧,在是非曲直面前旗帜鲜明、保持定力,将理想信念与笃定党性寓于政德追求之中,并于为政实践中不断锤炼强化。
(三)社会责任、天下为公
古代士大夫“总是以天下为怀,希望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政治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甚至不惜舍生取义”。先贤尚且有如此情怀,新时代领导干部更应有无私奉公的精神境界,更应从个人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大小来谈生命价值。
(四)博施济众、民本情怀
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当前,“人民至上”的新理念要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唯物史观,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二、守公德:诚敬于社稷福祉的身份认同
“公”在于公正、公义、公平。“守公德”即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的自己奋斗目标”的承诺,即为“在服务人民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恪尽职守、公正廉洁”。
(一)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君子“见义而为”。新形势、新考验要求领导干部立足本职工作,发扬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精神,勤勉敬业、精诚进取;坚持正确的为政价值理念导向,秉持良好的政绩观,进行科学施策,务实推进工作,切忌乱作为、瞎折腾,避免“有勇而无义为乱”。
(二)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无论是《周易》中自强不息的君子,还是《论语》中“固穷”的君子,仰或是《孔子家语》修道立德的君子,都是在强调君子应不断积累德行、开创事业,倡导一种积极进取、有为前行的人生态度。新时代领导干部应保持至诚本心,承受各种考验,乐观应对困难和挑战;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保持坚定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明确坚持正确操守。
(三)示范引领、谨言笃行
“君子”蕴含着对为政者更高的要求,因为责任大所以要求高。新时代领导干部应充分发挥影响带动作用,做带领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主心骨,并通过自身言行和修为引领社会风尚;应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强化自身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标准;在实践工作中遵循社会道德价值理念以及行为规范,提高自身政治品质及思想道德水平,发挥出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服务职能和领导职能,为社会道德风气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廉洁自律、清正奉公
君子从政“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己,不竞而损人”,“守道崇德、蓄价待时、爵禄不登、信由天命”。新时代领导干部应廉洁自律、清正奉公,切实以人民所赋予的权力造福于人民,保持敬畏初心,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抵制歪风邪气,拒毫末之错于千里之外,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三、严私德:不怍于日用常行的个体自修
“私”在于慎独、自守、清雅。“严私德”即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品行、作风以及习惯的良好行为自觉,完成日用常行的个体自修实践。领导干部应通过“严私德”树立好、维护好自身良好形象,形成提升自身政德素养,实现诸如 《孟子·尽心上》“君子三乐”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品行追求。
(一)厚德仁善、谦和包容
具有君子品行的人安详坦然而不骄矜凌人;君子以“与人为善”为大,奔赴一种“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的人生志趣;“君子无斗”,胸怀宽广,与人和睦相处。新时代领导干部既应反身自省,也应“推己及人”,心怀“利他”思想,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坚持“和而不同”,凡事求大同、存小异,努力引领形成一种中正宽和的人际关系。
(二)慎独自守、修身齐家
君子以“修其身而天下平”自守,“君子求诸己”,“君子检身,常若有过”。新时代领导干部应严以修身、正心明道,时刻保持政治自觉、思想自觉、纪律自觉、作风自觉、生活自觉;应慎独慎微、律己自警,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提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应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具备“刀刃向内”“刮骨疗伤”的胆气和作为。
(三)惩忿窒欲、俭德淡泊
孔颖达《正义》强调君子要通过惩止忿怒、窒塞情欲而使品德日高。“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固穷”、“君子以俭德辟难”。新时代领导干部应牢记宗旨意识,惩忿窒欲、宽和包容,去掉颐指气使的官僚作派,坚决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厉行节俭;应俭德淡泊、艰苦奋斗,杜绝各种铺张浪费以及奢靡享乐的行为,积极践行为人民造福的理念,做到在性情上达观、在物质上淡泊。
(四)意趣高洁、适情超脱
古代士大夫对“物”的一贯态度为,既讲究“玩物”又强调不能因物“丧志”。这一意趣和适情,将现实情怀与超越意趣深度融合,追求“深邃的哲学宇宙观念、坚韧的社会使命担当和潇洒的艺术生活情趣的圆融合一”。领导干部自应严格恪守本心,提高道德境界,追求志趣情操和精神生活的丰满充实,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永葆人民公仆本色。